Python报错too?many?values?to?unpack问题及解决(python常见报错)墙裂推荐

随心笔谈2年前发布 admin
168 0 0

文章摘要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编程中常见的报错类型及其解决方法,帮助新手理解和避免常见错误。以下是文章的核心总结: ### 常见报错类型及解决方法: 1. **缩进错误(IndentationError)** - 原因:代码中的缩进不正确,导致Python认为需要 unpack 的值数量与实际列表长度不符。 - 解决方法:检查代码的缩进,确保每一行都正确使用缩进符(通常为4个空格)。 2. **空格与制表符混用(TabError)** - 原因:代码中混用空格和制表符(Tab),导致语法错误。 - 解决方法:建议使用空格进行编码,避免混用制表符。 3. **语法错误(SyntaxError)** - 原因:代码中有拼写错误、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或字符串格式错误。 - 解决方法:逐行检查标点符号、字符串引号是否正确,确保标点符号的一致性。 4. **变量名错误(NameError)** - 原因:变量名使用了关键字、包含无效字符或拼写错误。 - 解决方法:检查变量名是否符合命名规则,确保拼写正确且不重复。 5. **索引错误(IndexError)** - 原因:访问超出列表索引范围的元素。 - 解决方法:确认列表大小,确保索引在合理范围内。 6. **键错误(KeyError)** - 原因:字典中不存在指定的键。 - 解决方法:检查键是否正确存在,确保键的拼写无误。 7. **类型错误(TypeError)** - 原因:操作对象类型不匹配(例如拼接字符串和数字)。 - 解决方法:使用`str()`函数将非字符串数据转换为字符串,或调整操作方式。 8. **属性错误(AttributeError)** - 原因:对象中没有对应的属性或方法。 - 解决方法:检查类的初始化方法`__init__()`是否正确,确保属性存在。 ### 提高编程能力的小技巧: - **调试方法**:在调试过程中发现错误时,可以通过`print()`语句或启用调试模式(如`pdb`)来逐步分析问题。 - **错误信息**:充分利用Python的报错信息,仔细阅读错误提示,有助于快速定位问题。 - **案例分析**:文章中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分析错误信息解决问题,如`too many values to unpack`的案例分析,展示了错误原因及解决方法。 ### 总结: Python编程中常见的报错类型包括缩进错误、语法错误、变量名错误、索引错误、键错误、类型错误和属性错误等。理解这些错误的原因并掌握解决方法,对提高编程能力非常有帮助。通过仔细阅读错误提示、逐步调试和案例分析,可以快速找到问题并修复代码。



目录Python报错too many values to unpackPython常见报错及解决方案,BUG拯救指南1.缩进错误(IndentationError)2.Tab 和空格混用(TabError)3.语法错误(SyntaxError)3.变量名错误(NameErro)5.索引错误(IndexError)6.键错误(KeyError)7.类型错误(TypeError)8.属性错误(AttributeError)总结

对于too many values to unpack这个错误,英语学渣以为是在传参时参数太大,所以一开始方向就错了,导致大量时间浪费在参数大小调整上…

一步一步debug时才发现原来是将一个包含3个keydict中间变量赋值给了一个2个元素list

大致意思如下:

# 错误代码
tmp_d={‘a’: 2, ‘b’:3, ‘c’:4}
var_a, var_b=tmp_d
#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代码是正确的
tmp_d={‘a’: 2, ‘b’:3}
var_a, var_b=tmp_d

其实问题只要发现就很好解决,重点还是方向得对,为了我浪费的一上午,特此mark下。

如果说写代码最害怕什么,那无疑是Bug。而对于新手来说,刚刚接触编程,在享受写代码的成就感时,往往也会被各式各样的Bug弄得晕头转向。

在Python中,所有代码都是通过正确的空格排列的。所以,无论是多出来空格,还是缺少空格,整个代码都不会运行,并且仅返回一个错误函数。

Python代码遵循PEP8空白规范,每一级缩进使用4个空格。

错误示例

a=1
b=2
if a<b:
print a

修正

a=1
b=2
if a<b:
? ? print a

此类报错是由于同时使用制表符和空格进行编码导致的,tab键本质上是制表符,而非缩进符。由于不同文本编辑器中制表符代表的空格宽度不一,建议使用空格。

语法错误的原因包含下列三种:

1.无效语法(invalid syntax)

标点符号遗漏,中英文符号混用,拼写错误,变量名或者函数名使用了关键字。

2.标识符中有无效字符(invalid character in identifier)

代码中出现了无法识别的字符,检查一下是否有多余字符或者中文字符。

3.检查到不完整的字符串(EOL while scanning string litera)

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字符串两边的引号不统一。

错误示例

print( ‘hello’, ‘world’)

错误原因:逗号为中文逗号

报错信息:SyntaxError: invalid character inidentifier

result=(1024+(512*2)/128

错误原因:圆括号没有成对出现

报错信息:SyntaxError:unexpected EOF whileparsing

if name==”A”
print(“hello”)

错误原因:忘记在if/elif/else/while/for/def/class等语句末尾添加冒号

报错信息:SyntaxError:invalid syntax

变量名错误是最普通也是最常会遇到的内建报错类型,经常会出现在Python变量命名上,如果找不到变量就会引发NameError。关于变量名的规则,需要牢记以下几条:

变量名只能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不可用数字开头;变量名不能包含空格,但可使用下划线来分隔其中的单词;不要将Python关键字和函数名用作变量名,如print;变量名应既简短又具有描述性;慎用小写字母l和大写字母O,因为容易被错看成数字1和0。

出现变量名错误,可以查看变量是否赋值,是否存在大小写不统一或者变量名写错了的情况,找到后加以修正。

错误示例

message=”Hello!”
print(mesage)?

错误原因:变量名拼写错误,误将massage拼写为masge

报错信息:NameError: name ‘mesage’ is not defined

索引是项目在数组或列表中的位置,当我们尝试从列表中访问元素或从列表中不存在的索引中访问元组时,就会发生这种异常。

例如,有一个包含10个元素的列表,索引在0到9之间,如果试图访问索引10或11或更多的元素,就会产生IndexError。

错误示例

a=[1,2,3]
print(a[3])

错误原因:列表a中不存在第4个索引,列表的索引从0开始编号

报错信息:IndexError: string index out of range

在读取字典中的key和value时,如 果key不存在,就会触发KeyError错误。

错误示例

d={‘a’:1,’b’:2}
print(d[‘f’])

错误原因:键‘f’不存在

报错信息:KeyError: ‘f’

在程序中使用不正确或不受支持的对象类型时,会引发该错误。如果尝试调用不可调用的对象或通过非迭代标识符进行迭代,也会引发此错误。

错误示例

age=18
print(“我的年龄是”+age)

错误原因:在使用“+”做拼接的时候,必须使用字符串,或者 把数字用str()函数转化成字符串

报错信息:TypeError:can only concatenate str(not”int”)to str

特性引用和赋值失败时会引发属性错误。

此类错误的原因是尝试访问未知的对象属性,换句话说就是找不到对应对象的属性。可以检查类中构造函数__init__()是否写正确,左右两边各两条下划线。

对于初学的小伙伴来说,代码经常出现Bug并不代表着你学得不好。若是将一个个Bug看作游戏里小怪,那么消灭Bug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升级的过程呢?

以上为个人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Python异常?ValueError的问题关于 Python opencv 使用中的 ValueError: too many values to unpackPython常见报错解决方案总结(新手拯救指南)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